放养地点选择:放养地点宜选在远离居民区、工矿企业和交通干道的山林、草场、荒滩、荒坡等处,坡度不宜太大,以沙质土壤为佳。放养区内最好有小溪、池塘等清洁水源,供鸡自由饮水,如没有,则应在放养区内按每30~50只鸡配一个的比例放置一定数量的饮水器。
鸡舍建造:在放养地中心地带向阳平地上,搭建一座坐北朝南的简易鸡舍,以金字塔形或大棚为好,南边敞门,鸡舍边缘高1.5~2米,舍顶高2~2.5米,地面平整、压实后铺上垫料。鸡舍内每平方米可容纳约20只鸡。
人工育雏:育雏时间以3~9月为宜。雏鸡4周龄前采用人工育雏法,其开食、饮水、喂料、通风换气等与常规育雏一样。育雏的关键在于保温,第一周33~35℃,此后每周下降2℃左右,一般4周后即可脱温转入放养地放养。
放养管理:
(1)放养规模以每群1500只左右为宜,放养密度控制在每亩200只以内。
(2)刚转群的鸡要进行放养调教。选择晴天中午将鸡赶至室外进行放养,任其自由活动觅食,同时进行调教,在喂食时敲击饲料盆或吹哨等,使鸡群形成条件反射,在听到信号后能迅速集中,便于管理。
(3)放养调教后即可采用早出晚归全天放牧方式,放养补饲视具体放牧情况,遵循“早宜少、晚适量”的原则。为降低饲养成本,应尽量利用农副产品下脚料,自己配制营养均衡的配合饲料。
(4)放牧期间细心观察鸡群,发现离群独处、精神委靡的病弱鸡,及时隔离和治疗,并注意防黄鼠狼、蛇等动物侵袭。
(5)注意天气变化,在恶劣天气到来之前,要及早赶鸡入舍,避免鸡受损伤。
(6)鸡舍内要经常除粪清扫,搞好日常卫生消毒工作。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,进行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。90~120日龄成鸡可一次性出栏上市。
![]() |